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的写作、表达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
写作包含四大支柱:结构
、风格
、可读性
和语法
,它们如同保持椅子稳固的四条腿。
本书阐述了上述前三大支柱;第四个支柱,即语法,在《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中作了全面论述。
注释:《一本小小的金色语法书》讲的是英文语法。
文章的结构就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构造形式一样。建筑物适用于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办公场所,还是用于休闲居住?使用目的不同,结构也不相同。但结构始终要服从于使用目的。也可以说,布兰登·罗伊尔这里说文章的结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的逻辑。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文章结构的写作原则。
先写结论,开门见山。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写作类别多为说明文。说明文通常解释且总结一个主题或事件。从策略上来讲,写一篇说明文,总结或结语一般放在开头而非结尾。首先告知读者文章大意,再提供支撑观点的事例或细节,这样,读者就不必猜测作者的中心思想。
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告知或说服,而小说或其他创造性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启发或娱乐。就小说和其他创造性写作而言,延迟给出总结无伤大雅(甚至是更好的选择),比如意外的结尾。但是,说明文在写作时不宜向读者隐瞒结论,应开门见山地给出,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
类似于“金字塔结构”。 另外,本书的写作结构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点。
例子:
你想请同事小张帮忙买一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可以比较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小张,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如果你坐地铁去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步行到和平街。在和平街和解放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你会看到桑迪书店。你能去店里帮我买《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吗?”
另一种说法:“小张,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我需要买《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去桑迪书店买最方便。你可以坐地铁到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然后步行到和平街。这家店就在和平街和解放路交汇的十字路口。”
把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然后运用引导句。
当我们开宗明义提出重点结论以后,接着分解成二到四个部分提出论据,对主题进行解读。
例子:
假如你在公司办公大楼走廊上遇到老板了,根据“结论先行,开门见山”原则,你直接向老板提出:我想加薪。老板会问你:凭什么呢?
于是你把主题分解成四个主要部分,你应该这么说:“老板,我想加薪,有四个原因。
如果今天有空,我希望能跟您当面谈一谈。”这就是技术、职位、年限和工作量四个部分支撑起你要求加薪的结论。如果听到这里,老板已经理解,并且点头同意给你加薪,那么皆大欢喜,再不必多费口舌。
但如果老板说:真的是这样吗?你来我办公室具体说说看。这时你就有了充裕的时间,然后把主题继续分解成具体的陈述:第一,xxx,第二,xxx。第三,xxx。这就像金字塔一样,用处于塔基的事实和数据,去支撑处于塔身的加薪理由。我相信,这样说完老板想必会被你所打动。
因此,如果你想升职加薪,这样写文章再交给老板,很容易心想事成。
使用转折词提示写作的方向。
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
中文里面也叫“连词”,参考:中文连词大全
当然,同一篇文章里面,转折词也不能大量使用,大量转折词读起来会感到思维疲劳,适可而止就好。
一个转折词的正面例子:
时间管理首先
考虑的是思考的有效性,其次
是思考的效率。然而
,效率是以尽可能快的方式完成某项任务,而
有效是把时间花在“正确”的事情上。因此
,有效性是一个更广泛、更有用的概念,它甚至关系着我们是否应该执行某项特定任务。
使观点的顺序安排得当。
对论述的内容没有顺序上的硬性要求,不影响文章立意和前后的逻辑关系。
如 A、B、C 三个事项,先论述哪一个都可以。
// 示例 引言 我们来谈谈三个国家: 英国······ 美国······ 中国······ 结语
评价主要分为正反两个方面,在论述可以先讨论正面再讨论反面,或者反过来论述均可。
如 A、B、C 三个事项,先论述哪一个都可以。
// 示例 我们来谈谈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支持的人表示······ 反对的人则称······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保持中立的态度······
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论述。
// 示例 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欧洲经济的发展历程。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通常的论述顺序为:先讨论最重要,差异最大的特征,再讨论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明显的特征。
// 示例 为了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变化,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本部门就本公司和同行业的XX公司进行了比较。 规模方面······ 产品和服务方面······ 客户和资源方面······
按照顺序对事项进行讨论,从第一到最后,或反序进行。
// 示例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立法层级。 地级行政区层面······ 省级行政区层面······ 国家级层面······
先因后果,先讨论先发生的事情,再讨论后发生的事件。也可反向进行,先交代“果”,再分析“因”。
// 示例 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可能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是······ 影响是······ 存在的争议是······
本书采用的就是线性结构
。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 20 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效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达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通俗地讲,就是把一件事情说明白了,说清楚了,说完了,再说另一件事。写文章要有头有尾,有始有终,这样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读你的文章也就不会感到逻辑混乱了。
我的经验是,先列出写作的中心主题,然后再划分论据支撑,然后依据论据支撑,把所有的素材归堆抱团、分类整理在一起。这样同一个论点下面统摄几个不同的素材,就会纲举目张,结构清晰。
如果说文章的结构就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构造形式一样,那么文章的风格,就相当于确定了房屋的休闲居住构造形式以后,再考虑室内的装修设计风格,要满足人的居住生活。布兰登·罗伊尔一共为我们介绍了 11 个原则(原则 6——原则 16)。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为什么有的文章内容过于浅薄?从用词上分析,往往语言表达太宽泛、太笼统,读者难以留下深刻、具体的印象。
布兰登·罗伊尔给出的建议是:写完之后,立即加上支持的论据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论点。
我们对比下面的表达:
// 一般表达: 公司利润下降了。 // 较好但不准确的表达: 公司利润下降了,因为成本增加了。 // 准确的表达: 公司利润下降了10%,因为总体成本增加了20%。 // 更优的表达: 公司利润下降了10%,因为总体成本增加了20%。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支出增加了,而高工资成本又是管理层薪资增加造成的。
增加个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难忘。
运用事例、数据、轶事、引用、类比、明喻、暗喻丰富文章内容。
我们再对比下面的表达:
// 一般的表达: 人们正在挨饿。 // 较好的表达: 人们正在挨饿——你可以从他们的眼睛里、皮包骨头的样子中看出来。 // 更好的表达: 但是,你忘不掉的是他们的脸,像重复出现的梦魇。他们总是回来,挥之不去的脸庞从摇摇欲坠的茅屋窗户后面向外张望,眼神空洞。他们深陷的眼睛毫无生气,皮肤紧紧贴着背部,双手向外伸,眼神呆滞而萎靡。走过这饥荒的痛苦,我,犹如在梦中。
用简单的词表达你的观点.
复杂 | 简单 |
---|---|
应承 | 同意 |
使生效 | 实施 |
告知 | 告诉 |
增添 | 增加 |
呈现 | 展示 |
排列 | 列出 |
汇聚 | 收集 |
我们对比两种表达:
表达一:胡萝卜汁有益于你,有大量证据支撑该最新论断。 表达二:最新研究显示,胡萝卜汁对你有益。
注意:原则 6 提出要使用意思准确、具体的词,而不是意思宽泛、模糊的词,原则 8 的重点则是使用简单词。写作艺术要求作者协调这两个概念,从而保持一致。
通过拆分长句,使文章更清晰。长短句结合,文章不仅更清晰且富有变化。
主题句一行原则 —— 理想情况下,主题句的长度不应超过一行。
例子:
// 啤酒广告词: 黑与众不同。黑精致高雅。黑精明敏锐。黑坚定果敢。黑神秘莫测。黑性感魅惑。黑光滑细腻。黑是欲望的另一面。
去掉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冗余 | 较好 |
---|---|
预先通知 | 通知 |
可能大概 | 可能/大概 |
今天的现代世界 | 现代世界 |
尺寸大 | 大 |
往下下沉 | 下沉 |
性格有魅力 | 有魅力 |
积极的好处 | 好处 |
结合在一起 | 结合 |
先看一例:
// 原文: 现场指挥官的魅力和迷人的个性无法掩盖他匮乏的成果和贫瘠的专业知识。 // 较好: 现场指挥官的魅力无法掩盖他那可怜的专业知识。
再看一例:
// 原文: 这次相当严重的事故,或许可能动摇他在董事会的根本地位。 // 较好: 这次事故可能动摇他在董事会的地位。
另外,避免把平常说话的口头禅夹杂在写作中,要尽量清理掉“我相信”、“我感觉”、“在我看来”这类自指词。
看下面的例子:
原文: 这位作者,在我个人看来,迷失在细节中了。 较好: 这位作者迷失在细节中了。
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主动语态是主谓宾结构,以动作发出者为主语,以行为为导向,语言精练。
举例:
// 主动: 妈妈爱丽丽。 // 被动: 丽丽被妈妈爱着。
有时候作者需要隐藏施动者身份,则需要被动语态。
// 被动: 今天,电脑文件被删除了。**(作者需要隐藏施动者)** // 主动: 今天,史蒂文把电脑文件被删除了。**(作者需要表明施动者)**
不要把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
动词 | 名词 |
---|---|
减少 | ...的减少 |
发展、制定 | 发展性、...的制定 |
依靠 | 可靠性 |
形容词 | 名词 |
---|---|
精确的 | 精确性 |
创新的 | 创新性 |
合理的 | 合理性 |
// 我以前经常这样写: 文章的写作结构首先在于逻辑的合理性。 // 现在,我会改成这样: 文章结构首先要逻辑合理。
用一致、平行的形式表达一连串的事物。
写作中,为了表达更加清晰有力,一句话中相似的部分应当使用相同的方式表达。
例如:
// 较差: 高校企业参与了这个神奇的新工具的创造,确保了它的融资,并花费时间使产品投放市场。 // 较好: 高校企业创造、资助、 推广了这个神奇的新工具。
变换句子长度和开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短句结合,详略得当。
用积极、个性化的语气写作。
人类的天性都倾向于阳光、积极、美好的事物,更愿意亲近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词语,这些词语更容易引起共鸣。
我们看下面的对比:
// 消极的语气: 他大学毕业后中断了写作。 // 积极的语气: 他在大学四年都坚持写作。
// 生硬的正式语气: 任何后续问题,请发送到客户服务部。 // 接地气的个性化语气: 有任何后续问题,请您联系我们的客户服务部。
避免使用阳性泛指来指示两种性别。
// 原句: 现在的首席执行官必须八面玲珑,他必须既要有事业心和公德心,还要有环保意识和进取精神。 // 较好: 现在的首席执行官们必须八面玲珑,他们必须要有事业心和公德心,还要有环保意识和进取精神。
可读性指的是文章版面的排版布局,布兰登·罗伊尔为我们介绍了 4 种写作原则(原则 17 —— 原则 20)。
在文字周围增加更多空间,以增强可读性。
写作时可以增加文档的页边空白,用空行把段落隔开。
在很多电子媒体文章里,我们经常看到每一段的段前间距和段后间距都设置为空一行,这样显得层次分明,读起来一目了然,观感舒适。
突出关键词和短语。
就是运用粗体、斜体、项目编号、列举
等等方法,突出重点内容。
用标题、提要拆分或归纳文章。
标题的长度通常只有几个词语,提要则要有一行或两行。
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算完成了。
一部完整作品修改的次数取决于作品的长度和难度。一篇两行字的办公备忘录可能只需一遍稿就完成了,因为它很简短。而一篇一页纸的诗可能需要改十几稿,因为它更长而且更难。
其实本书所讲的原则
,不仅仅是写作方面的原则,更是表达的原则,毕竟写作就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吗。表达的逻辑捋顺清楚了,再使用以上的几种方式方法,讲清楚一件事情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但是无论多么好的方法论,运用熟练了,才会变成自己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提供了 20 条写作原则,但也只是信息
,只有熟练运用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
我们平时写博客写文章大多数都属于说明文,用这 20 条原则在写作前谋篇布局,同样写完以后运用这 20 条原则,反复修改回顾,足够了。
本文作者:青波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